分享

儿童天生是诗人

[复制链接]

儿童天生是诗人

发表于 2015-4-5 14:35:19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
575 0 查看全部
在4月份举行的“世界读书日”系列活动中,王勇英、商晓娜等儿童文学作家在福州、泉州、漳州、宁德等地举行巡回讲座,一些本土知名教师也轮番为小读者们带来精彩讲座,借纯美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,开拓孩子们的阅读视野,在他们的心灵中植下爱与美的种子。
没有诗意润泽过的童年是不圆满的。童诗教育,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。
童诗来自童心
“做一张桌子,需要木头;
木头从哪里来?需要大树;
大树从哪里来?需要种子;
种子从哪里来?需要果实;
果实从哪里来?需要花朵;
做一张桌子,需要花一朵。”
“啊!这是个多么美妙的答案!”福建教育学院一附小的雷劲老师赞叹道。她的学生们也为这份惊喜而雀跃,孩子们自发鼓起掌来。
这首由世界级儿童文学泰斗贾尼·罗大里创作的《需要什么》,让孩子们也萌发了创作的冲动。
一名叫做倪安琪的女孩,写出了自己的《需要什么》:“做一碗米饭/需要谷粒/要有谷粒/需要水稻/要有水稻/需要种子/要有种子/需要果实/要有果实/需要汗水/做一碗米饭/需要汗万滴。”
“太棒了!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雷劲老师的眼中充满惊喜与感动。
“经典的童诗,就是这样富有感染力!它必是以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,以孩子的口吻表达情感。一个好诗人,即使到了老年也要力求保有一颗童心。”雷劲说。
“漂浮在茫茫楼海间/我看不清远方的山/似乎可以听见群鸟在歌唱/山是那么遥远/鸟鸣将山拉得很近/一朵云的影子在楼顶踱步/云离它很近/偶尔一片云跌落/夹在楼与楼的缝隙/不知云痛吗?”
“你或许可以想象出一朵云跌落在楼群中间的情形,但小诗人高粲却把这种景象化作了一种肌肤的感觉,反问道:‘不知云痛吗?’”福建省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的郑伟老师感慨地说,“事实上,我们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,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。” 除了儿童具有天才的想象力外,儿童与成人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,儿童的思维缺乏理性,不会抽象地认识事物。其思维具有模糊性特点,且拥有成人难以企及的形象性。
而儿童的思维迥异于成年人,还体现在语言上。其语言前后具有很大的跳跃性,表达形式也异于常规语法。这与诗歌的语言有共通之处。正因如此,孩子们的语言常常如沙砾中的珠贝,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。
童诗教育的不可替代性
“有人说过,‘学诗的孩子聪明,聪明的孩子学诗’。” 童诗和所有儿童文学一样,有着独特的文学特质,对孩子的精神健康成长、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更有着其他文学形式不能复制的功能。
著名诗人、翻译家韦苇先生告诉记者,“童诗诗文体的非功利性,是童诗需要独立进行教学的理由。”
“诗也有大教育的内涵,譬如比利时卡莱姆的《善良》:要是苹果只有一个,/它准装不满大家的提篮。/要是苹果树只有一个,/挂苹果的树杈也准覆不满一园。/然而一个人,要是他把/心灵的善良分给大家, /那就到处都会有明丽的光, /就像甜甜的果儿挂满了果园。”
“与其他文体相比,诗一下就能感染和打动孩子的心灵,直接作用于孩子的灵魂。”韦苇先生说。
“朱光潜先生说过,‘一个人若只是喜欢读小说、戏剧而不喜欢读诗歌,那么这个人的审美能力必然低下,他也必然难以发现小说中写得最妙的地方。因为任何一门艺术,其最精妙的地方都是富有诗性精神的。’诗歌是培养学生高尚心灵的重要途径。”福州华南实验小学校长张嘉泉告诉记者。
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根基与核心。童年时代赋予的东西,会永远潜隐在人们的身心中,持续影响一生。一个经常诵读童诗的儿童,他的耳中装满了竹笋般活泼的生命旋律;他的眼里装满了鸟鸣蝶舞、云开花笑的真趣;他的心中,必然拥有更多的天真、单纯、爱与神圣。他观察周围的世界,他看待自己的生活,都会罩上一层美丽的光晕。葆有这样的诗意之心,也意味着生命底色的健康美丽。
乘着童诗的翅膀飞翔
童诗有益儿童成长。首先,读童诗可以激发儿童奇特而多姿的创造性想象。
“丰富的想象力正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点。写诗需要想象,读诗也需要,让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读诗。先在自己心中做一个想象游戏。”郑伟老师说。
“比方说,你看到了‘阳光’这个题目,闭上眼,驰骋想象,调动语言才华,想一想‘阳光’这个词在脑海里的景象。然后,再来看一看小诗人高粲是怎样想象《阳光》的——‘阳光很慷慨,又很吝啬。他有一身金子的礼服,一顶金子的帽子,还有一对金子的靴子。’”
“要知道,只有沐浴着大自然恩泽的孩子,才会有这般清丽质朴的心灵世界。因此,读童诗的第二个好处是,可以让儿童体味生活,走进大自然。”郑伟说。
孩子的天性就是热爱大自然、热爱花草树木、热爱鸟兽虫鱼。他们赋予大自然生命,让一草一木都富有灵动的色彩,让所有的小生物都成了自己亲密的小伙伴。
“经常读诗的孩子,他们的想象力一定会更丰富。”雷劲老师说,童诗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,有着跳跃的思维。阅读童诗,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,保护他们的童心。
第三,从语言教育的角度来说,读童诗能提升孩子的语言品位,激发其语言潜能。因为,童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。它只需寥寥数字,就可表达浓郁诗情。
“星星是天空的眼睛,对我眨巴着眼睛。我也朝着星星眨眼睛,我是地上的星星。”郑伟老师告诉记者,儿童对节奏韵律的敏感优于成人。童诗语言精练、音韵优美的特点,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,对于规范孩子的语言也就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。
附:和童诗亲亲嘴 “小猫走路没有声音,小猫知道它的鞋子是妈妈用最好的皮做的,小猫爱惜它的鞋子,小猫走路就轻轻地轻轻地,没有声音。”雷劲的学生们用诗句代替了“不能在走廊上乱跑、喧哗”。
福州市教育学院一附小的雷劲老师惊喜地发现,童诗中有太多的真、善、美,对孩子的品行有春风化雨、潜移默化的作用。
若干年前,雷劲开始教学童诗的原因不仅于此。
因为,她发现“不少孩子早在幼儿园就已熟读了拼音,也掌握了一些写字的本领。课堂上的读书常常是有口无心的。怎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呢?”
此外,“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,夏天的下午特别爱打瞌睡。怎么办呢?不停地提高嗓门儿?一遍遍地拍手提醒?”
“还是来一起读童诗吧——《瞌睡虫》。读着读着,小嘴笑了,小眼睁开了,小手放好了,心也回到课堂上来了。这样的童诗还有《作业机》、《小鸟读书》等等。”
“我们还可以在学习《静夜思》时,读圣野的《磨刀石》;在学习《四季》时,读李少白的《哪去了》、张秋生的《我来了》;在学习《找春天》时,读任军的《给春天写一封信》……”
作为海峡儿童阅读研究中心的成员,雷劲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推广童诗教学。
谈到学童诗的具体方法,她告诉记者,“让孩子听童诗,感受其特有的语调情趣,是童诗教学的起步。让学生学会听重读、听弱音;听一气呵成处、听余音绕梁时;边听边想象画面,边听边打节奏,边听边配上动作……”
“再让孩子自己反复吟诵,将诗歌声音层次的美凸现出来。从语音节奏里感知到诗人情感的律动,也获得了进入诗歌意境的一把钥匙。”
“在教师引领学生多角度赏析、品味之后,‘说’出童诗的精妙之处就显得尤为重要。” 雷劲说,通过“听”、“读”、“说”,孩子们已经激发起“诗情”了,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儿童诗的“创作”。
“但是,我们面对的是1-6年级的孩子。如果要他们提起笔,端端正正地坐着写诗,那真是天方夜谭。孩子身心的特点告诉我们,教育一定要依托生动的形式。”
雷劲喜欢和孩子们做联想游戏。例如,“牙齿—笑容—快乐”,“树叶—小手—招呼—欢迎”,“饼干—沙漠—太阳—星系—自由”……联想最多最妙的那个孩子就能带上“诗泡泡大王”的王冠。
在不断的实践中,她总结出经验:“写童诗,一定要设计梯度,循序渐进,注意趣味,在游戏中写,在画画中写。发现生活中令人心动的瞬间,用诗的语言和形式记录下来,这就是诗。”
“乘着童诗的翅膀飞翔,我们再欣赏周围的世界,它们仿佛都闪着神奇的光。童诗真的很美妙,孩子也回馈给我很多精彩。”雷劲说。
读童诗与读唐诗、读绘本有何区别?
作为中国的孩子,自幼接触唐诗是必须的,纵然孩子对诵读的唐诗并不能透彻领会,记住一些、囫囵吞咽一些也是应该的。但唐诗毕竟内容或形式上都与孩子的生活相距甚远,孩子应该多读些当今大诗人写的诗。
孩子读绘本,主要是读故事。读故事不能替代读诗。诗是要“品”方能心领神会,品出情韵和意蕴,从而加深对人、对社会、对世界、对大自然的诗性理解。从读诗活动中收获的意味、语言、韵律和精神营养,不能从故事讲述中获得。对于一个人,获得诗的涵养是另一种必要。
多大开始读童诗?
一般来说,年龄幼小的孩子宜于儿歌的听读。童诗则到小学二年级应该能开始学会欣赏了。当然,好的童诗是适合所有年龄段的,包括成人。
孩子所读的童诗须老师和家长、亲人代为选择、购买,这时,教师和家长自己欣赏诗的能力就要受到考验。
孩子越大就应该读得越多,读多了,就自能无师自通,破解并悟得意象里所蕴蓄的诗情、诗境和诗意。
专家推荐书目:《世界金典儿童诗集》、《中外儿童诗精选》、《日有所诵》、 《中国最美的儿童诗》、《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》、《一个孩子的诗园》
附则(2):孩子为何喜欢灰色童谣
“一年级的小偷,二年级的贼,三年级的女生叫美眉,四年级的女生没人追,五年级的帅哥一大堆,六年级的情书满天飞。”家住莆田市涵江区阳光家园的程女士告诉笔者,读三年级的儿子回家挂在嘴边的一些童谣,内容多是“灰色调”的,但孩子总是说得声情并茂、十分投入。
在机关工作的吴女士说,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买的硬皮本上经常印着“有钱人终成眷属”、 “度日如年,情何以堪”等“潮人潮语”,最近女儿回家又唱一首学校里新流行的《真心英雄》:“在我心中,老师最凶,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;回到家里,老妈最凶,盯着作业从不放松……”
这些看似调侃取乐、彰显个性,但传递着不良情绪的灰色童谣,会不会在不经意间污染着校园环境,侵蚀着孩子幼小的心灵?笔者为此进行了一番深入探访。
采访中,莆田六中、涵江实验小学等部分中小学的心理教师认为,孩子喜欢唱灰色童谣,其实这也是孩子宣泄不满、排遣情绪的一种方式。的确,现在的孩子压力不小,除了考试要争取高分,“望子成龙”的父母们还要他们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,于是不少小孩子经常就把“累”和“烦”挂在嘴边,所以那些搞怪、好玩、顺口的童谣特别受生性活泼的孩子喜爱就不足为奇了。同时他们认为,灰色童谣的流行跟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关系,在大众文化越来越趋向娱乐化的今天,校园永远都不是一块与世隔绝的净土,恰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。
众所周知,童年的经历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。如果在孩子人生观、价值观尚未成熟的时候,让这些带有“亚文化”性质的灰色童谣占据他们的心灵,也许今后就可能成为他们的人生哲学。
那么,该如何对灰色童谣说不呢?涵江区教育局分管德育工作的李素钦认为,一味地堵和禁是行不通的。其实冷静思考一下,正是目前优秀童谣的匮乏才为灰色童谣提供了生长空间,所以尽快创作出更多积极、有趣、幽默、精彩的阳光童谣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李素钦告诉笔者,曾经听一所小学的孩子们传唱改编过的《常回家看看》:“找点空闲,找点时间,找个朋友,到校园转转。带上球鞋,戴上护腕,套上队服,到球场玩玩……”像这类童谣健康优美,既创新思维,又倡导健身,就值得学校和社会大力宣扬。
长期在小学从事少先队工作的涵江实验小学刘雪幡老师说,今天要影响这些孩子,首先要符合孩子的需求,那些说教意味过浓,缺少童趣的童谣即使很有意义,也很难在孩子中流传开来,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让有意义的东西变得有意思,才能叩开孩子的心扉,占据他们的心灵。比如她所在学校学生自己创作的环保童谣,就很受孩子们欢迎。“你拍一,我拍一,不要随手丢垃圾;你拍二,我拍二,尽量少用塑料袋儿;你拍三,我拍三,公共场所不吸烟;你拍四,我拍四,不要到处乱写字;你拍五,我拍五,多种草木保水土;你拍六,我拍六,废旧电池要回收;你拍七,我拍七,节约能源要牢记;你拍八,我拍八,垃圾分类靠大家;你拍九,我拍九,花儿好看不乱揪;你拍十,我拍十,环保行动要坚持。”因为朗朗上口,积极有趣,孩子们课间休息时经常会传唱。
采访中,笔者还欣喜地了解到,目前涵江区委文明办和涵江区教育局联合在全区各中小学、幼儿园中开展优秀童谣征集活动,鼓励老师、家长和学生动手创作充满童真童趣、健康向上、简洁明快、易于传唱的童谣,并将其中的佳作收编成书,作为德育读本分发到各个学校,让阳光童谣滋润孩子的心田,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!
转载者言论:一年一度儿童节来了,大多数儿童现在都很快乐地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,怎样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,摒弃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,挖掘、发挥儿童的想象力,让稚嫩童音唱上高台,唱响中国,是每个家长的心愿,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好学生优良品德的同时,注意儿歌对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,针对性地做好童谣的编写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,孩子们的是非辨别能力还很弱,需要家校双方的积极配合,让孩子们在好儿歌、好歌谣、好人好事的熏陶和影响下胸有正气,让孩子们在爱的召唤下,在和谐环境下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游客~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注微信,一起读诗
关注我们,一起读诗!扫描左边二维码,即可关注,参与每月主题童诗创作!

关于我们|新童诗 ( 浙ICP备2022005477号-2 )|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01-2024, Tencent Cloud.Comsenz Inc. Powered by Discuz! X3.4